PRODUCTS THROUGH TRAIN
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18539561256 郑州升达编织袋厂
18539561256 张经理
邮箱:2603571309@qq.com
地址:郑州**区瑞达路91号
发布人:升达编织袋 发布时间:2025-11-25 10:25:54
一、编织袋的主流材质对比
编织袋的材质选择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,国外以聚乙烯(PE)为主,国内则优先采用聚丙烯(PP),两种材质在分子结构、物理化学特性及适用场景上各有侧重,具体差异如下:
(一)国外主流材质:聚乙烯(PE)
聚乙烯是由乙烯经聚合制得的热塑性树脂,工业生产中还会包含乙烯与少量 α- 烯烃的共聚物,其核心特性与应用表现如下:
基础物理特性:无臭无毒,手感类似石蜡,具备出色的耐低温性能,实际运用温度可低至 - 70~-100℃,即便在寒冷环境下也能保持基本结构稳定性;化学稳定性优异,能耐受大多数酸碱的腐蚀(仅对具有氧化性质的酸不耐受);常温状态下不溶于常规溶剂,吸水性极低,同时拥有良好的电绝缘功能,这使得它在电气相关领域也能发挥作用。
局限性:对环境应力(化学与机械作用)极为敏感,容易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出现性能波动;耐热老化性较差,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易发生老化、脆化,影响使用寿命。
性能差异与加工应用:聚乙烯的性质受分子结构和密度影响显著,通过不同生产工艺可获得密度在 0.91~0.96g/cm³ 之间的产品,适配不同场景需求。它可采用常规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加工方式,用途广泛,除了用于制作编织袋,还大量应用于薄膜、容器、管道、单丝、电线电缆、日用百货等领域,同时也是电视、雷达等设备的高频绝缘材料。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,聚乙烯产量大幅提升,约占塑料总产值的 1/4,1983 年全球聚乙烯总生产能力已达 24.65Mt,在建设备能力为 3.16Mt,足见其工业重要性。
(二)国内主流材质:聚丙烯(PP)
聚丙烯由丙烯聚合制得,属于热塑性树脂,存在等规物、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,工业产品中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,同时也包含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,其特性与应用特点如下:
核心优势: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,无臭无毒,因分子结构规整且高度结晶化,熔点高达 167℃,耐热性突出,制品可通过蒸汽消毒,这一特性使其在需要高温杀菌的场景(如部分食品包装、医疗相关辅助包装)中极具优势;密度仅为 0.90g/cm³,是目前通用塑料中重量*轻的品类,在减轻包装重量、降低运输成本方面表现优异;耐腐蚀性能良好,抗张强度可达 30MPa,强度、刚性和透明性均优于聚乙烯,能更好地满足包装对结构稳定性和外观的需求。
缺陷与改进方式:耐低温冲击性较差,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破裂;较易老化,长期暴露在光照、氧气环境中性能会逐渐下降。不过,这些缺陷可通过改性处理(如添加增韧剂改善低温韧性)和增加抗氧剂(延缓老化速度)来有效克服,经过改进后的聚丙烯材质能适配更广泛的使用场景。
二、编织袋的外观与环保特性
色彩与安全性:编织袋的色彩通常以白色或灰白色为主,整体无臭无味,在正常使用情况下,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。尽管其生产原料为各类化学塑料,但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控制,环保性较强,且在使用后可进行回收再利用,回收力度较大,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。
核心用途:主要用于各类物品的成装和包装,在工业领域应用尤为广泛,无论是颗粒状、粉状物料,还是柔性物品,都能通过编织袋实现便捷包装与运输。
三、编织袋的缝制与制作工艺
编织袋的制作需经过多道工序,不同类型的编织袋在工艺上略有差异,主要分为普通塑料编织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两大类:
(一)普通塑料编织袋
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,制作流程清晰,关键步骤如下:
挤出工序:将聚丙烯树脂原料投入挤出机,经过加热熔融后,通过模具挤出形成塑料熔体,为后续加工奠定基础。
拉伸成丝:挤出的塑料熔体经过特定设备拉伸,形成扁丝,拉伸过程中需精准控制温度、速度等参数,确保扁丝的厚度、强度等指标符合标准,扁丝的质量直接影响编织袋的整体性能。
编织与制袋:合格的扁丝通过编织机编织成塑料编织布,再根据实际需求,经过裁剪、缝制等工序,制作成不同规格、尺寸的编织袋,缝制过程中需保证缝线牢固,避免出现漏缝、断线等问题,确保编织袋的密封性和承重能力。
(二)复合塑料编织袋
以塑料编织布为基材,通过流延法复合工艺制作而成,旨在提升编织袋的阻隔性、密封性等性能,具体特点如下:
复合工艺:采用流延法将特定的塑料薄膜(如聚乙烯薄膜等)均匀地复合在塑料编织布表面,使编织袋同时具备编织布的高强度和薄膜的阻隔性,能有效防止内部物料受潮、泄漏,适配对包装防护要求更高的场景,如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柔性物品包装。
类型划分:根据主要材料构成,复合塑料编织袋可分为二合一袋和三合一袋。二合一袋通常由塑料编织布与一层薄膜复合而成,结构相对简单;三合一袋则由塑料编织布、中间阻隔层(如铝箔、特殊薄膜等)和内层薄膜复合而成,阻隔性能、耐候性等更为出色,适用于对包装要求极为严格的物料(如高端化工原料、精密电子元件辅助包装等)。
